欢迎访问绿色发展联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公司LOGO
新闻内容
新闻内容

首页 > > 新闻内容

塞罕坝:荒原上建成百万亩林海
发表时间:2021-03-12     阅读次数:     字体:【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从昔日漫天黄沙到如今的绿水青山——1962年建场以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成百万亩林海,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59年来,三代塞罕坝人在这片荒原上建成百万亩林海,栽下的树一米一株可绕赤道12圈。从“一棵树”到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海,每棵树的年轮都见证了塞罕坝的成长,记载着生态建设的进程。据统计,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万人呼吸一年,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10倍,塞罕坝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塞罕坝上点将台 孙阁供图

从十几万亩残次生林到112万亩人工林

有人做过一项统计,在广大摄影爱好者群体中,听说过、到过、拍摄过塞罕坝的加起来超过70%,河北省政府原常务副省长陈立友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陈立友多次到塞罕坝拍摄照片,他用摄影家的视角评价了今天的塞罕坝林场:这里是华北地区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区。浩瀚林海,无边草原,清澈溪流,遍野鲜花,珍稀禽兽,蓝天白云,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2001年,陈立友在一篇题为《有个塞罕坝真好》的文章中,用对比生动地概括塞罕坝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林场建成后,生态环境发生可喜变化,气温有所升高,年降水增加113.3毫米,无霜期增加25天。塞罕坝成为一道绿色屏障,横亘于内蒙古高原南缘,阻止了浑善达克沙漠南移,为首都固沙源;保持水土,涵养了水源。

目前,塞罕坝已成为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塞罕坝带来丰厚的生态红利。2008年以来,有关林业专家多次成立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小组,对塞罕坝的森林资源价值进行科学评测。今天的塞罕坝机械林场总经营面积142万亩,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重要水源地。林场从当初仅有的十几万亩残次生林发展到112万亩人工林,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1012万立方米,用不足全省1.3%的林地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量。塞罕坝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为京津地区净化输送清洁淡水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与建场初期相比,当地年均无霜期增加14天,大风日数减少28天,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降水量反而增加100多毫米。

一把植苗锹的技术改进写进坝上造林史

坝上地区高寒,年均气温极低,加上降雨量少得可怜,一年中能够生长植物的时间不足两个月,许多种植物在坝上根本无法成活,就是长出嫩芽也会被突然而至的一夜寒风冻死。

如何让树苗活下来是困扰塞罕坝人最大的技术难题。当时的林场技术副场长张启恩被称为坝上科技元勋,在攻关机械造林成功后,他又组织技术人员反复探索实验,通过严格控制播种覆土厚度、土壤湿度,改低床为高床,让全光育苗填补了我国当时高寒地区育苗技术空白。

后升任河北省林业厅厅长的李兴源在担任林场苗圃技术员期间,引进樟子松种子,用雪藏种子育苗法,农家肥做底肥,成功培育出樟子松壮苗。从此,樟子松在坝上落地生根,解决了沙地、石质阳坡造林绿化树种问题。今天国内同类地区依然效仿学习。

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一把植苗锹的技术改进的故事被写进坝上造林史。

已去世的林场老科长王文录在几年前接受采访时曾讲过这样一件小事:“为加快造林进度,建场初造林用的是从苏联引进的蔡金Ⅰ式植树机。但坝上的立地条件和其他地区不同,引进的设备不能用,张启恩和工人们边干边研究改进植苗锹。张启恩带着我们创造的‘三锹半缝隙植苗法’看似简单,但却比传统方法造林功效提高一倍以上。”

在加快攻克高寒、沙化、干旱条件下育苗技术难题的同时,塞罕坝的老工人们对影响机械造林成活率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将植树机装配了自动给水装置,解决苗木在植树机上失水问题;将镇压滚增加配重铁,解决了栽植苗木覆土挤压不实问题;将植苗夹增加了毛毡,解决了植苗夹伤苗问题……

沙地造林难上加难。王文录带领第二代技术人员反复试验,创新了沙棘带状密植、柳条筐客土造林等一系列新方法。这些贴着塞罕坝人汗水与心血标签的特有治沙造林法,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却能让树活下来、长成材。

当人工林进入主伐期时,迹地更新造林的难题又摆在新一代技术人员面前。技术员们又摸索出“十行双株造林”“干插缝造林”等造林新办法。

石质阳坡成了攻坚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林场每年自筹资金近千万元,采取大坑套小坑、使用大规格容器苗,采取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水等措施,让5万多亩石质山坡这种难啃的硬骨头都披上绿装。

一系列根植于塞罕坝实际的创新举措颇具推广价值。塞罕坝人严格执行环环相扣的营造林作业流程,确立了人工林大密度初植、多次抚育利用和主伐相结合的可持续经营理念,完善了抚育间伐为主的生产体系。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塞罕坝标志性的营林标准,走出了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之路。

新的塞罕坝专业技术队伍接力传承,以林场纪委书记、原副场长张向忠为代表的技术干部,近几年来共完成九大类60余项科研课题,总结编写7部专著,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技术论文700余篇,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在高海拔地区工程造林、森林经营、防沙治沙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樟子松引种、容器苗基质配方、森林防火技术研究等六大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

据粗略统计,1962-1984年,塞罕坝林场共造林100万亩,总计4.8亿余株,按株距1米计算可绕地球12圈;保存67.93万亩,保存率70.7%,创全国造林保存率之最。在高寒、高海拔、半干旱、沙化严重等极端环境下,林场的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全国天然林和人工林平均水平的1.58倍,林场乔木单位面积蓄积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3倍。林地肥力不断增强,部分地区林内植被有30多种,形成乔、灌、草、地衣苔藓相结合的立体资源结构。近28年来,抚育间伐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1亿多元。

145.83亿元和6亿多元

今天的塞罕坝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场在利用资源而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苗木为主的多种经营,走出一条开拓创新之路。

1982年塞罕坝提前两年完成规划建设任务,被原林业部验收鉴定为“两高一低”,山川终于披上了绿装。1983年转入了以营林为主的新阶段,探索形成了严格精细的科学营林体系,森林资源从此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经济自给能力也越来越强。1993年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开启森林旅游的新纪元,产业家族增添了精兵强将。2007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育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生物多样性有了更加坚强的保障。

近年来,林场在经营思路上以“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指导,走“生态优先,营造为本,科学利用,持续发展”之路。据统计,2017年以来,林场大力推进荒山造林绿化,完成各类造林5.6万亩,平均造林保存率95%以上,每年产出的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45.83亿元。林场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带动周边区域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年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有力推动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

近年来,林场把保护生态作为首要任务,经营、利用和培育并举,造林上做加法,加大零散宜林地、石质荒山等地的造林力度。采伐上做减法,保持年采伐量不超过年增长量的1/4,确保森林资源释放最大生态红利。

让塞罕坝逐步完成产业转型,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林场领导班子和全体职工的共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广阔的草原和冷凉资源、冰雪资源以及湿地资源,林场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次,年收入超过4000万元。通过林下造林和迹地更新等方式,培育绿化苗木基地8万余亩,年收入千万元,林场还启动了营造林碳汇项目。(邢海 记者孙阁)


 
上一篇: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
下一篇:关志鸥代表:以林草之笔奋力描绘美丽中国建设新画卷

版权所有:绿色发展联盟

网站地图Copyright  ©  2022-   国林九州(北京)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5506号-1